
涼山木里縣檢察院開展“檢教同行,共護成長”檢察開放日活動,王濤(左)現(xiàn)場贈送書籍。王海琴 攝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qū)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干警王濤,先后榮獲四川省檢察機關先進個人、四川省“崗位學雷鋒敬業(yè)標兵”、第四屆達州市道德模范、達州市十大法治人物、達州市“十佳公訴人”等榮譽稱號。而她身上更為矚目的是,13年來,在4000多個日夜中,她利用碎片化的業(yè)余時間跟進800多個尋親案例,幫助70多個家庭團聚,資助多名貧寒學子完成學業(yè),為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孤兒加油打氣……
關愛寒門學子 成就人生夢想
“不想讓貧困和大山阻擋孩子們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目光?!蓖鯘寡裕懊慨斂吹胶⒆觽兡菬o助的身影和渴望的目光,我就感到很心痛?!?/FONT>
2007年,在檢察機關從事干部隊伍管理工作的王濤,發(fā)現(xiàn)有很多深陷貧困的孩子亟須幫助。這其中,有不少成績優(yōu)異卻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被迫輟學。她實在惋惜這些孩子的遭遇,于是,利用業(yè)余時間收集梳理相關信息,并積極參與到幫扶工作中。
出生在達州一個偏遠小鎮(zhèn)的李航(化名)就是受她幫扶的其中一員。李航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因身體弱、學歷低,收入難以養(yǎng)活家里老小。李航和妹妹從小與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生活,家庭經(jīng)濟窘迫,兩人時常面臨輟學危險。王濤從青基會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獲悉李航的求助信息時,他正在讀高三,成績穩(wěn)居年級前三。王濤被其逆境向上、頑強拼搏的精神觸動,下定決心要幫扶這個深陷困境的孩子。她主動聯(lián)系上孩子的家人,了解其家庭具體情況,時常為孩子寄送生活物資。要知道她當時的工資也不過剛剛夠一家人解決溫飽,但她從未斷過繼續(xù)幫扶的念頭。同時,她還積極努力,通過青基會為李航捐贈助學金。2009年,在王濤的跟蹤幫扶下,李航以610分的成績被四川農業(yè)大學錄取。李航上大學后,王濤依舊關心著他的生活情況,怕孩子在學校吃不好、穿不暖,又陸續(xù)為其寄送生活費。李航對王濤的雪中送炭也心存感激,逢年過節(jié)時都會和家人一同前去拜訪王濤。2014年,李航考取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生,并以優(yōu)秀的成績畢業(yè),就職于重慶某研究機構。
多年來,王濤先后資助寒門學子四人,“只要答應過幫人家,就一定要幫到底!”這是王濤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讓唇腭裂棄嬰露出甜甜微笑
王濤經(jīng)常利用節(jié)假日前往達州市兒童福利院給孤殘孩子送食品、衣物,陪孩子們玩耍、學習。“我看見他們活潑純真的笑顏,就像看見了自己的孩子一樣?!币徽劦胶⒆樱哪樕峡偸茄笠缰牢康男θ?。她很高興能為這些孩子帶去歡樂。
2011年1月,王濤像往常一樣,帶著食品、玩具,與女兒一起到達州市兒童福利院,讓女兒和孤殘孩子們一起玩耍、做游戲。王濤在保育室,看到一張全新的小床上躺著一名熟睡的兔唇女嬰?!八形跷酰ɑ皫滋靹倧尼t(yī)院抱回來的,是一個剛出生三天就被父母遺棄的雙側重度唇腭裂孩子。”保育員告訴她。王濤看著小家伙因沉睡而輕輕抖動的睫毛和因唇腭裂而合不上的嘴巴,心中的柔軟被深深觸動?!懊總€孩子都是天使,都應該綻放出甜甜的笑顏??!”當即,她決定將孩子帶回家?guī)头觥?/FONT>
2011年7月底,王濤陪著熙熙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yī)院準備接受唇腭裂修復手術。因為年紀尚小,采血只能從脖頸處抽取,幾次下來,孩子疼得幾乎哭不出聲來。為了減少穿刺痛苦,護士為她扎上留置針管,但因孩子血管細,扎了好幾次才完成。王濤看著孩子受苦流淚,自己也忍不住眼淚模糊了雙眼。即使明知手術風險不大,但當王濤在手術確認書上簽字時,淚水還是打濕了眼眶。
整整4個小時,王濤在手術室外焦急等待。手術很順利,熙熙恢復得很好,術后王濤也第一次看到她甜甜的微笑模樣。2011年8月6日,熙熙出院。2012年2月,熙熙在國家涉外收養(yǎng)中心被一對美籍夫妻收養(yǎng),成為這家的寶貝。“小孩送走那天,萬般不舍的我哭成了淚人兒……至今我還常常通過電子郵件與孩子的養(yǎng)母梅瑞迪斯女士(化名)保持聯(lián)絡,了解、交流孩子的成長狀況,寄去衣物和孩子喜歡的食品,并把孩子的成長日記及愛吃的家常食譜,翻譯后發(fā)給她的美國母親。”談到孩子時,王濤流露出深深的思念。
多年來,王濤在工作之余,通過各種渠道持續(xù)關注、關愛唇腭裂孩子,積極影響身邊的親朋和同事,參與“嫣然天使基金”月捐計劃,時刻關注唇腭裂孩子救助動態(tài),與愛心網(wǎng)友一道為唇腭裂孩子籌集手術費用,希望讓更多像熙熙一樣先天性唇腭裂的孩子有機會洋溢出健康純真的笑顏。
助人尋親 成為“寶貝回家”志愿者
2012年,負責檢察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的王濤接觸到達川區(qū)一起拐賣兒童案。雖然涉案人員均被繩之以法,但受害人自1991年被拐后依舊下落不明。受害人父母因長年尋子不得,背負下巨額債務,身心俱疲。這些案件背后的事情,深深地刺痛了她,為了幫助他們早日尋回孩子,她第一次接觸到了“寶貝回家”網(wǎng)站,幫助夫婦二人登記尋親。
“寶貝回家”公益網(wǎng)站,作為國內第一家免費幫助被拐、走失兒童的民間組織,二十余年來,網(wǎng)站與公安部及各地打拐辦深度合作,構筑起快速打拐綠色通道。40多萬名志愿者凝心聚力,幫助3000多名被拐走失兒童找到親人。2012年王濤在幫助夫婦二人發(fā)布尋親信息的時候,看到網(wǎng)站上有數(shù)萬條尋親信息,已有一千多件成功案例,尋親父母及孩子們的悲歡離合、志愿者的奉獻精神感動了王濤,她主動申請成為“寶貝回家”志愿者。
熱愛,就是最好的源動力。工作之余,王濤總是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網(wǎng)站論壇搜尋各類尋親信息,在志愿者群與網(wǎng)友們探討交流尋親案例,幫助查找疑似線索,不厭其煩地與各地公安干警、村干部、媒體交流聯(lián)系,通過查找戶籍、實地走訪,與尋親人核實被拐、走失、送養(yǎng)情況,利用DNA比對及網(wǎng)絡媒體傳播的作用,竭盡所能地幫助被拐的孩子們回家。直至今日,經(jīng)過她的努力,累計完成800多個尋親發(fā)帖工作,成功幫助70多人與家人團聚。2012年6月,王濤參加公安部組織的國務院反拐部際聯(lián)席會議聯(lián)絡員培訓后,加入“寶貝回家”DNA協(xié)調工作組,負責四川貴州兩省的采血協(xié)調,先后協(xié)調近百位被拐、走失的孩子及尋子家長采血入庫,幫助數(shù)十個失散家庭比對成功。因為志愿工作突出,王濤被“寶貝回家”網(wǎng)站任命為西南支部組織委員。
她多次受邀參加央視大型尋親欄目《等著我》的錄制,在節(jié)目現(xiàn)場見證離散多年的親人團聚。
2014年9月,第一次錄制節(jié)目時,她登記了一位來自河北滄州剛滿18歲的尋親男孩,名叫李偉(化名)。李偉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偉在節(jié)目上說,即使過去了十多年,他依舊深刻地想念著分別多年的家人們。李偉四五歲的時候,因為調皮離開姐姐,獨自給母親送飯,輕信人販子的謊言被拐。十多年來,他始終都沒放棄過尋找親生父母的想法。李偉的遭遇令王濤動容,更加堅定了其想要幫助像李偉這樣的孩子重回家庭的信念。
她在工作之余和眾多志愿服務者在網(wǎng)絡上的尋親資料里搜尋、比對,不放過絲毫細節(jié);在征求尋親人意見后,在各類網(wǎng)站做好信息發(fā)布和宣傳,力爭最大化擴大消息傳播范圍;主動參加尋親接待等工作,力求能第一時間登記尋親人信息。此后,在眾多地區(qū)警察、志愿者、村社干部、熱心網(wǎng)友的幫助下,李偉找到了他的親生母親和姐姐們。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親生父親在尋子路上意外去世。李偉回家后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成為家里的頂梁柱?!澳軒蜕厦?,看到他們家人團聚,我也非常高興?!蓖鯘f到這次尋親,一臉的笑容。
堅持用溫情書寫大愛,11年來,在王濤的幫助下,親人團聚的故事不勝枚舉。每當看到那些被迫與親人分離的人在她的幫助下,終于見到朝思暮想的親人,她也流下了幸福而激動的淚水。“那一刻,曾經(jīng)的風雨兼程都值了!”王濤說,“作為黨員,作為檢察人,真的感到很自豪?!?/FONT>
2023年初,已臨近退休的王濤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又遠赴涼山州開展為期兩年的援彝工作。一到越西,她就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在抓好日常繁重援助工作基礎上,主動加強溝通對接,并在達州市兩級檢察機關和受援單位越西院的支持下,牽頭籌資8萬余元購買360余套冬季校服,捐贈給該縣最偏遠的申果莊鄉(xiāng)中心小學。2024年王濤被派駐到木里藏族自治縣,多次隨當?shù)貦z察機關未檢團隊深入偏遠山區(qū)開展“幸福涼山 共護未來”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結合真實案例為600多名藏、蒙、納西族等少數(shù)民族學童詳細講解遠離校園欺凌、預防性侵等法治課程,發(fā)放1500多份宣傳資料,以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2025年王濤被派駐普格縣檢察院,以未檢辦案綜合履職為切入點,為該院工作提供新思路。7月底王濤因援彝工作出色獲省院通報表揚。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但相對于需要幫助的人來說,我們就變得重要了?!边@些質樸的話語,既是王濤的人生感悟,也是她一直以來堅守和踐行的信念。